跳至主要內容

防範風險 確保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灣區城市需區域聯合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若要有好的發展,需要區域聯合發展、優勢互補。   他指,香港是國家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擁有「一國兩制」下的優勢。不過,在發展創新科技產業方面,短期會面對土地不足、勞動力不足等限制。在建立產業鏈和完善供應鏈方面,香港不能單靠自己,與深圳、廣州、東莞、惠州、佛山等地合作,整個局面就會很不一樣。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月20日出席第二屆世界華人會計師大會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王松苗秘書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秘書長)、尊敬的潘雲東副特派員(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Parco(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華師)會長鄔晉昇)、各位華師的朋友、各位來自內地和澳門的同業:   大家早晨。很高興今日參與華人會計師公會組織的第二屆世界華人會計師大會。還記得我都有參加五年前舉辦的第一屆大會,當時的主題是「一帶一路」的戰略和機遇。今次的主題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活力大灣區。可以這樣說,這兩個主題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掌握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並尋求香港的發展定位。   大灣區的發展是國家的重點戰略,自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至今已有數年時間。在這數年當中,我們的發展是如何?未來又是如何?在談這方面之前,或者可以先談談國家在新時代、新征程、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在經濟方面的發展戰略,再探討大灣區和我們的角色。   去年10月召開的二十大和今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兩會為國家的中長期發展戰略訂明了方向,包括到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其中的主軸,就是邁向高質量發展。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有好幾個方面:一個是科技,強調創新科技,提出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近年,我們看到國際形勢,包括中美關係和地緣政治格局,我相信大家對此都有深刻體會。   第二,是邁向綠色經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家定下「3060」雙碳目標,包括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達到碳中和。綠色轉型是跨越政治的議題,是全球都擁抱的領域。   第三,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其中,就民營企業在國家發展的角色,作了很重要的定調。   第四,繼續堅持改革開放,包括高水平雙向對外開放。   當我們探索香港和大灣區的未來發展方向時,我們必須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至於粵港澳大灣區,人口有8,700萬,本地生產總值大概是20,000億美元,接近意大利。而大灣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達到22,000美元,在我國是比較富裕的地方,即使放在全球來看也不算低;而這個地區的經濟增長相對來說也較快。   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一些其他主要灣區,包括紐約灣區、東京灣區、三藩市灣區等作出比較的話,我們在2021年的經濟規模比紐約灣區已經還要大,比三藩市灣區大一點,與東京灣區比較就小一些。但以我們經濟增長的幅度、速度,相信很快就會超越東京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要作為一個灣區來籌劃發展,有其戰略意義:國際上的競爭已經不是一個城市與一個城市之間的競爭;很多時候,每個城市即使有其優點,亦難免有短板。如果要有好的發展,就需要區域聯合發展,大家優勢互補。這樣的話,可以有協同效應,發展起來更全面、更有力、更可持續。   就粵港澳大灣區而言,我認為其發展方向和定位,是把紐約灣區和三藩市灣區的優勢聯合起來。為甚麼會這樣說?在紐約灣區中,紐約是國際金融中心;三藩市灣區則有矽谷。一個是金融中心,另一個是創科中心。這兩者都是粵港澳大灣區享有的優勢: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國家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而就創科而言,大灣區幾個城市都有優勢。   香港的大學科研力量很強,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生命健康、醫療科技等幾個範疇。我們的大學「由零到一」的科研突破能力十分強大。而在整個大灣區中,就只有我們一個城市有幾家世界百強大學。   香港的另一個優勢,是我們「一國兩制」下的優勢。在現時的地緣政治中,香港是一個比較容易吸引國際級人才到來的地方,不管這些是外國人才還是華裔科學家。外國的華裔科學家在目前的氣候下,會有更大興趣和誘因來到香港發展,因為香港不管在制度、生活方式、自由度等方面,都相當有吸引力。如果我們能夠用好這個優勢,可以匯聚到不止香港和內地的科研人才,也能匯聚更多國際科研人才,在香港打造前沿的創新科技平台。   當然,我們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短期來說會面對一些限制,包括土地不足、勞動力不足;此外,我們在發展產業需要建立整條產業鏈,以及完善的供應鏈。香港在這方面是不能單靠自己的。當香港與深圳、廣州、東莞、惠州、佛山等地一起合作時,整個局面就會很不一樣。深圳匯聚了很多龍頭創科產業---不單是科網企業,還有其他領域的企業。廣州、東莞、惠州、佛山等地的先進製造業都發展得相當不錯。   匯聚力量,我們自然很有潛力成為世界領先的國際創科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發展大灣區作為國際創科中心,就是一個這樣的概念。   除了匯聚人才之外,香港的另一項優勢就是我們的法制。我們的普通法制度和規管制度,讓科研、創新活動可在香港開花結果,而它的專利也會得到好的保障。十四五規劃中就將香港定位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在此亦補充幾句,在金融方面,雖然我們是國際金融中心,但還需要不斷努力、不斷創新,要跑在前面。金融發展的競爭是全球性的,也很劇烈。我記得2017年我上任,上任不久就邀請同事們和監管機構研究一件事,一定要做成的,那就是容許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公司上市。   我們在2018年4月推出新制度,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公司可以上市,它們至今已籌資超過10,000億元。目前有260多間這類公司在我們的股票市場上,這些公司佔上市公司總量大約一成,但佔每日市場成交量四分一,比重很大。在2018、19年,香港交易所每日的成交量不超過900億元,到去年,平均每日差不多1,200億元。改革可以把我們帶上另一台階,提升我們的股票市場到另外一個規模,股市構成的部分亦更多元和更有活力。   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多個金融範疇都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一個是私募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我們去年與深圳市政府聯合發布了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的措施,便利和帶動這些基金發展。另一方面,大灣區是較為富裕的地區,大家都想把自己的財富作更好的投資;要投資的話,來香港是最好不過的了,所以兩地推出了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   對會計界的朋友而言,資產和財富管理是很龐大的發展領域。再加上內地和大灣區的企業要國際化、要「走出去」,會計業除了審計和認證外,綠色金融、合規、諮詢、風險管理等都有很巨大的潛力。   說到綠色金融,我們的前景十分光明。去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債務超過800億美元;發行的綠色債券佔整個亞洲的三分之一,在亞洲排行第一。過去兩年,特區政府發行的綠色債券也包含零售部分,讓市民有機會參與。一般來說,有些政府不傾向發行零售債券,因為發行給機構投資者的利息比較低,發行給市民的零售債券的利息一般高一點,加上行政安排會較為複雜。但我們堅持這樣做,因為我們希望金融發展能讓市民受惠。另一方面,我們發行的綠色債券年期長,有以美元計價的30年期綠債,也有以歐元計價的20年期綠債,也有以人民幣和港元計價的,這樣,我們就為市場建立起基準。去年10月,深圳市和海南省亦來港發行綠色和藍色債券。事實上,整個世界在綠色金融方面的發展空間很大。單在中國,未來30年的綠色融資缺口每年超過30,000億元。   在綠色金融以外,香港應該再往前推進,有更高的站位。所以我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要將綠色金融和綠色科技結合,將香港打造成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大灣區的綠色科技發展有很強大的基礎,而在我們的數碼港和科學園,亦已有百多間綠色科技企業。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可以相互促進,衍生全新的產業鏈。這亦會為我們新一代的會計和專業人士創造更多機會。   時間有限,我就講到這裏。在此,再次感謝華人會計師公會搭建世界華人會計師大會這個平台,讓來自不同地方的會計界的朋友有更多互相交流的機會。我衷心感謝大家。謝謝各位!
http://dlvr.it/SpMy1H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Q-PETs 成為全港⾸家進駐 The Sandbox 《沙盒》元宇宙的寵物連鎖店 聯同香港元宇宙遊戲⼯作室 INDEX GAME 推出限量寵物肖像Voxel NFT 贊助不同動物慈善組織

(香港 – 2022 年 3 ⽉ 31 ⽇) Q-PETs 宣佈進駐The Sandbox《沙盒》元宇宙,成為⾸家於元宇宙開業的香港寵物連鎖店,將主⼈與⽑孩的感情延續及保留到無邊界的元宇宙區間。為慶祝這個重要⾥程,Q-PETs 將聯同香港⾸間獲得The Sandbox《沙盒》正式認可 及委任⼯作的元宇宙遊戲⼯作室INDEX GAME 推出限量寵物肖像 Voxel NFT,並以贊助形式,扣除成本後將收益贊助予不同動物慈善組織,幫助有需要的⼩動物。 Q-PETs 近年積極推動「動物零買賣」,旨在向「領養不購買」的理想推進。Q-PETs 創辦⼈葉煜明 (Paul Yip) 表⽰:「有⾒近年流浪貓狗數字⽇益增加,⽽棄養個案亦持續上升,增加了不少動物慈善組織的負擔,我們希望運⽤元宇宙的優勢,做到 "Play-todonate", 以幫助有需要的⼩動物。作為香港第⼀間進駐元宇宙的寵物連鎖店,我們將與 INDEX GAME 合作,推出⼗款限量寵物肖像Voxel NFT,讓消費者認購,收到的所有款項,於扣除成本後,餘下的收益將分別贊助予三間動物慈善組織,包括⽑守救援、香港拯救貓狗協會及香港兔友協會。」 Paul 續說:「進入The Sandbox 《沙盒》元宇宙是 Q-PETs 數碼轉營的第⼀步,希望令品牌更年輕化,讓更多年輕⼈關注寵物優質⽣活及宣揚愛護動物的信息。」 Q-PETs限量寵物肖像 Voxel NFT ⼀系列共10款,當中包括埋4 款⼩狗、4 款⼩貓及2 款兔⼦,每款限量100 個,預計於今年年中開始接受公開認購,⽽率先推出市場的限量寵物肖像Voxel NFT 會參照Q-PETs 貓店⻑ – 飯粒的外型設計,可愛造型定必讓⼤家愛不 惜⼿。 INDEX GAME 聯合創辦⼈王碧琪 (Becky Wong) 說:「我們⼗分⾼興能夠為 Q-PETs 設計限量寵物肖像Voxel NFT,同時有機會參與是次具意義的贊助活動,宣傳愛護動物的信息。限量寵物肖像Voxel NFT 的設計理念是以港⼈最常喜愛的寵物為主,讓更多⼈認識寵物可愛的⼀⾯,喚醒⼤家關注愛護⼩動物的意識。」 ⽑守救援義⼯Kent 表⽰,香港的流浪動物多,醫療⽅⾯的⽀出⼤,義⼯們每⽇都疲於奔命協助牠們,得知Q-PETs推出限量寵物肖像Voxel NFT 贊助照顧⽑孩的資⾦⽽感到⾼興,雖然對Voxe

本末科技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 -

香港 – 2022 年 10 月 24 日 – 本末科技作為一家機器人動力模組的研發及生產公司,致力於提供無減速器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公司今天宣布正式完成A輪融資,募集近億元人民幣。本輪融資由松禾資本和聯想創投聯合領投,某知名產業投資方和毅峰資本跟投,五源資本和奇績創壇等現有股東增資,並由北拓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本末科技計劃將所募資金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後續將加強市場拓展與生產投入。 本末科技首席執行官張笛先生表示:「我們十分欣喜能夠得到頂尖投資者的支持,協助推動公司實現願景,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可以直接替代各類減速器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鑒於一系列技術上的突破,公司已連續12個月錄得每月30%的營收增長。公司直驅電機產品的主要客戶包括科沃斯、追覓;而輪足機器人產品的客戶則遍佈科技企業與知名高校,例如商湯科技(SenseTime)、紫川科技(Purple River)、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加利福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等。通過本輪融資,我們將持續推進直驅技術的研發,同時也充滿信心可引領更多的技術落地,進入市場並藉以改善大部分人們的生活。」 圖一: 本末科技主要產品系列 本輪聯合領投方松禾資本董事總經理郭琤琤女士表示:「本末不僅在直驅電機上擁有較長的沉澱和技術優勢,隨著直驅滲透率提升,相關產品將擁有較大的成長機會。更重要的是經過多年在輪足機器人領域上的鑽研,本末在全球的先發技術上和產品成熟度上均有優勢,充分結合了輪式和足式機器人底盤的各自優點,相信可顯著改善現有部分實體場景的機器人應用體驗,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 聯合領投方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合夥人王光熙先生表示:「聯想創投把機器人看作未來各行各業在智慧物聯網中關鍵的一環,也是跟人、介面能直接在執行物理層面交互的終端。機器人賽道存在很大的市場潛力,比如傳統減速機以及相關的鐳射定位、毫米波、雷達等技術加速落地,為機器人釋放潛力,進入更多應用場景。同時,業界也在探索機器人更高效的運動方式,例如機電一體化。本末科技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為機器人帶來了更低運行的背景噪音、更高的機體空間使用率。這種開創性的優化升級,對於加速機器人進入各種

香港警務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數碼警政及培育創科人才

(香港,2022年9月6日)— 香港警務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聯手探索合適的科技解決方案及培育創科人才,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優質的警政服務,並推動香港創科生態圈的發展,鞏固香港的國際創科中心地位。 香港警務處將與科技園公司於未來三年在五個範疇,包括自然語言處理、地理資訊系統、同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擴增實境以及搜救行動等應用科技,共同探討創新方案,而創科公司會為警隊研發度身訂造方案,並可在實際場境中驗證及於虛擬平台STP Platform作數據測試,有助科研產品的試行。雙方希望藉是次合作帶動更多機構應用創新科技及共同培育有潛質的創科公司,同時亦為市民提供更佳的警隊服務。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亦有出席並見證簽署儀式,他致辭時感謝警隊與科技園公司的團隊對香港創科發展作出的承擔和努力,並期待有更多政府部門與創科界合作,攜手推動香港智慧城市及創科事業的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香港警務處是首個政府機構與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創新科技應用和培育創科人才。他希望是次合作有助帶動社會上更多行業善用科技,加快智慧城市發展。科技園公司會繼續擔當創科推動者,連繫各界持份者攜手帶領創科向前,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及落地應用,建立蓬勃的香港創科生態圈。 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致辭時指出香港警隊作為最大的政府部門,一直積極支持政府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政策。在推動創新科技策略方面,警隊除了在內部鼓勵創科文化及培育創科人才之外,亦積極聯繫業界、學術界等不同界別,期望政府能與各界共同締造一個充滿活力及具備優質軟件及硬件支援的創科生態系統,透過共同合作產生協同效應達至多贏局面。 香港科技園公司在過去二十年一直與各界合作,拓展香港創科生態圈,積極配合政府的創科政策。科技園公司與超過250間私營機構合作,包括銀行業、建築業及交通運輸業等,推動科技應用及人才培育,今年更將合作計劃推展至政府機構,鼓勵更多公、私營機構應用科技,同時為創科公司提供科研產品試行的機會。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the-hong-kong-police-force-and-hkstp-signs-mou-to-drive-digital-policing-and-nurture-it-talent